冬季是自然界万物收藏的季节,此时自然界阳气潜藏,天气寒冷,草木凋零,万物休养生息,养精蓄锐,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发做准备。冬至过后,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。“天人合一”人体也随自然进入一年中最虚弱的时刻,阴气到达极限,阳气开始滋生,
沈阳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赵钧说,此时若能顺应阳生阴敛的科学养生方法,有助于保证机体的阴阳平衡,才能达到防病祛病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否则冬至后容易引发疾病的加重。因此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。
冬至如何进行养生
1.起居调养:冬至时节气温低,昼短夜长,阳气潜藏,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,调整作息。建议早睡晚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是养精蓄锐的最好方法。
防寒保暖防止阳气受损:特别是背部和脚踝。背部是阳气上升的通道,背部受寒,容易损伤阳气,还有“寒从脚下起”,脚踝部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交会的地方,受寒后寒气会迅速传遍全身。所以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,在增添衣物,一旦受寒,应可服用姜汤、温水,受寒局部可适当进行艾灸、按摩以达到舒筋活血,散寒止痛的目的。还可以让冬日的暖阳晒晒你的后背。
2.饮食调养:冬至是“进补”的好时节,素有“冬天进补,开春打虎”的说法,在食物上,可以多吃肉类,其中羊肉、牛肉、海参等既可滋补,又可温阳;可以吃坚果类榛子、核桃、栗子可温肾驱寒;进补的同时多次萝卜、白菜、梨、百合等 增加滋阴润燥的功能。
3.运动养生:此时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,要做小剂量的运动,以免出汗过多,使阳气外泄。可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气功、散步、慢跑等舒缓的运动项目。最好的运动时间是在每天阳光好的时候,一般是上午9:00~10:00或14:00~15:00,这个时间段对于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重要。
4.情志调养:冬至时节,天气严寒,人们容易产生情绪低落、心意萎靡的状态。此时应调整心态,保持乐观、积极的心态,多听欢快的音乐,可按摩膻中穴、百会穴、内关穴,有利于疏肝理气,宁心安神的作用。
5.中医防病:依据中医“秋冬养阴,夏病冬治”和“治未病”的理论,在冬至,天气最寒冷的时段,用“三九贴敷的方法,扶助人体阳气、选用白芥子、麻黄等中药在人体天突穴、定喘穴、肺俞穴、膻中穴等进行穴位贴敷,可以起到祛风散寒、温补肺肾、增强抵抗力的作用。 还有传统的艾灸的方法,沈阳市中医院特有的升阳灸、扶阳灸、脐灸等。在足三里、神阙、关元、涌泉等穴位,以及督脉进行艾灸,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阳气,达到温经散寒、防病保健的作用。
冬至时节的中医养生需要从起居、饮食、运动养生和中医防病等多个方面入手,以顺应自然规律,养阴固阳,未病先防,为生命和健康续航。
好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评 ![]() |
|
0% | 0 |
差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国健康产业网 | 健康食品产业网 食有味 品有道 身心有健康 | 39健康饮食_中国专业健康饮食网站 | 中国食品安全网 | 饮食健康,饮食保健_ 健康网 | 国民营养健康网 |